知重负重再出发
 日期:2022-11-29   浏览:3302   来源:党员教育网  返回列表

11月25日,我国首飞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在“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现场讲述《飞天圆梦》。焦艳/摄

党的二十大代表、广西汽车集团首席技能专家郑志明讲述《从学徒工到老师傅》。陈永整/摄

“当个人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国家的需要、人民的期盼融合到一起时,一个个梦圆时刻,就是我们内心最大的幸福。”浩瀚寰宇、星辰大海,是我国首飞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选择的征途,这也是需要一代代青年接力完成的梦想。

11月25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科技、体育、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的党的二十大代表、师生代表等,讲述自己的梦想与远征。他们的故事,指引着青春的方向。

要真正认识这个时代,就要到最基层去

安宁河谷在太阳下闪着光,油橄榄鲜绿铺展,远处麦穗金黄,每种颜色都清澈明亮。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元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书任始终记得这一幕。父亲带他站上冕宁县最高处,“你要真正认识这个时代,就要到最基层”。那一刻,林书任种下了自己心中的“橄榄树”。

11年前,林书任的父亲从台湾来到大凉山,发展橄榄油产业。看到当地举目都是走不尽的路、翻不尽的山,他决心扎根大凉山帮助村民脱贫。林书任在北京大学博士毕业后,也追随父亲来到这里。

父子二人不会说彝语,要流转土地,种的还是没有听说过的植物,很难取得村民的信任。一位大姐甚至直接趴到挖土机上,坚决不让施工。在误解与阻力面前,村干部担任翻译,带着两人挨家挨户拜访解释,翻山越岭上门给村民做动员。

油橄榄从第一批种植的600亩发展到如今的2.5万亩,当地9800多农户的年人均纯收入增加了3倍以上。村民为橄榄油取了一个彝族名字——木都哈尼,意思是“火焰”。“村民说,是我们带来的脱贫火种,点燃了他们的致富希望。”林书任说。

热门电视剧《山海情》里,教村民种蘑菇的技术专家原型,即“菌草之父”林占熺。他透露,30年前,有位美国人给他开出高薪,是他和妻子在国内两人工资总和的1000多倍。

“菌草技术是中国特有的技术,必须留在中国。”林占熺说,自己是农民的孩子,知道穷是什么滋味。发明这项技术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群众脱贫。

为了这株草,林占熺摔断了两根肋骨,4次死里逃生,失去了包括亲弟弟在内的两位战友。提及这些,林占熺忍不住落泪。

女儿问他:“这些苦,值吗?”

林占熺斩钉截铁地说:“值!”

厦门大学2020级环境与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张诚卓感慨:“老一辈科学家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作为减贫方案,菌草技术已被推广到106个国家,更多人能够通过这一“幸福草”脱贫致富。

“像林占熺这样的中国人总能让我见证奇迹。他们用勤劳与智慧,推动着中国梦的实现。”厦门大学外籍教授潘维廉说。

一辆汽车、一双冰鞋、一片星辰大海

被网友誉为“五菱神车”的MINI EV被日本大学教授拆解研究。广西汽车集团首席技能专家郑志明说,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从跟随者到开拓者,这是中国发展成为制造大国、加快迈向制造强国的缩影。作为这场逆袭的亲历者、参与者,郑志明从一名钳工学徒慢慢成了同事口中的“老师傅”。

郑志明记得,自己刚进场时,师傅对他说:“圆规画圆不离圆心,钳工这行别忘初衷。”20多年来,郑志明始终把牢钳工的初衷,言传身教带出来一个业务精、作风好、创新强的产业工人团队。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郑志明努力的方向更加明确:自立自强、攻坚克难,和广大“工匠”们一道,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技能报国”的时代篇章。

冬奥冠军武大靖带着自己的第一双订制冰鞋来到厦门大学。武大靖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练习到一定程度后,二伯为他订制了第一双合脚的冰鞋。这双鞋陪他度过了很多时光。

2019年,武大靖在家乡黑龙江佳木斯修建了一座冰场,地点在小时候训练的野冰场。武大靖说,以前,自己训练的时候冰场很少,经常训练要排到后半夜进行,现在希望给孩子们多一个训练的场地,帮助更多孩子实现冰雪梦想。

“飞到天上和星星月亮做朋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王亚平儿时的梦想。30多年过去了,这颗梦想的种子已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当年第一批听她太空授课的孩子,有很多已经成为航天战线上的队友。在她看来,这就是时代的力量、传承的力量。

“每次在空间站感受到交会对接那一秒的激动,打开祖国快递那一刻的惊喜,都让我们的心情无比愉悦,这些已经成为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向青年发出太空邀请。

今年,对于载人航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是中国空间站建成、中国人拥有自己太空家园的圆梦之年,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

我国首飞航天员、航天英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1992年起步建设至今,先后将23人次顺利送入到太空当中。神舟十五号的火箭已经矗立在发射塔架上,11月29日就要进行发射。太空六人行的历史时刻就要来到,空间站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

中国的航天贡献切实关系全球民众福祉。30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创造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飞天圆梦、第一次交会对接、第一次出舱活动等。现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的飞行,从单舱飞行到组合体的稳定运行,从小体量的飞行器到大体量的舱段,从舱内实验到舱外实验,实现关键性的跨越。一次次的圆梦时刻,让杨利伟深深感到对家国的责任感和幸福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载人航天作为创新领域重大成果,并作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部署。“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不会停止。”杨利伟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航天队伍,把青春、热血、智慧汇入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事业和澎湃浪潮中,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未来是属于你们的!”杨利伟寄语青年,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每个人都肩负着一分责任,希望年轻的朋友们能够勇敢追求梦想,积极创造价值,热情拥抱生活,把自己的成长融入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事业当中。当你们梦想成真的一刻,你们也一定是幸福的。

知重负重再出发,永远奋斗,永远年轻

闽南人有个习惯,建房要在奠基石下埋个银圆,寄望子孙都能过上不缺钱的日子。但一百年前,厦门大学的第一座主楼群举办奠基仪式时,陈嘉庚埋下一个精致的石雕盒子,里面装的不是银圆,而是他1919年7月筹办厦门大学的演讲词。

里面写道:“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唯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人心耳。”这也正是陈嘉庚“宁可卖大厦,也要办厦大”的立校宗旨。

与中国共产党同年而生的厦门大学,亦是陈景润数学梦起飞的地方。同学眼中,这个书不离手,每晚还要借一只手电筒窝在被窝里看书的少年,用一道数学题惊艳了全世界。

陈景润晚年患上帕金森综合征,面对病痛折磨,他更加忘我工作,与时间赛跑。陈景润之子陈由伟回忆,母亲曾多次劝他暂停工作,但父亲说:“如果我不工作了,就对不起祖国的培养。”直至生命结束的前两个月,陈景润还在为登顶“1+1”作着不懈的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从重庆万州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时,刚刚23岁。那时,他是一个从没上过英语课、化学基础极为薄弱的青年,却向跨越世界高峰发起冲锋。

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公派留学生之一,孙世刚坚定选择回国,自此再也没有离开过教育事业,“祖国和厦大培养了我,35年来我就学着样子,培养一代又一代人”。

他推动一批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团队走进本科生课堂,保持着化学院的一个优良传统——越是名教授越要上讲台。

孙世刚告诉学生:“追求永无止境。我们国家还有很多技术需要赶超。以前的科学家大部分在简陋的实验室里都能突破一个个卡在脖子上的技术,今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迎难而上?”

科学精神与爱国情怀传承到这一代青年身上。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胡嘉舜去年成为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他说,南极考察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中国极地科考就是要为和平利用极地和全球气候治理发挥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智慧。

2014年,厦门大学为即将启动建造的大型科考船命名进行网络投票,“嘉庚”号众望所归。

如今,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吹响,未来等着青年去创造。

“中华民族是古老民族,更是青春民族。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而言,广大青年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在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副社长、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看来,“人民有重托、历史有重任、时代有重担,今天我们知重负重再出发,踏上新的征程。无论是几零后,永远奋斗,永远年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国家卫健委: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下一篇:疫情防控:加强服务保障满足群众急需>
0.063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